粗纖維測定是飼料、食品及農產品質量評估的關鍵環節。正確使用粗纖維測定儀,遵循標準化流程,是確保數據準確、可重復的核心。以下是粗纖維測定儀規范的操作六步法:

一、儀器準備與檢查
環境檢查:確保儀器置于通風櫥內,避免酸堿蒸汽危害。
部件確認:檢查消煮爐、真空泵、抽濾瓶、布氏漏斗(或砂芯坩堝)、濾紙/濾膜、硅膠管等是否齊全、潔凈、無破損。
管路連接:用硅膠管將真空泵出口連接至抽濾瓶側口,確保密封無漏氣。
二、樣品預處理
稱樣:精確稱取1–2克試樣(如飼料、谷物)于消煮管中,記錄重量(m1)。
加液:向消煮管加入已煮沸的0.25N硫酸溶液100ml,搖勻。
三、酸消煮
裝管:將消煮管放入消煮爐孔位,連接冷凝管(防液體濺出)。
加熱:開啟電源,設定溫度使溶液保持微沸狀態,持續30分鐘。期間可輕微搖動,確保反應充分。
四、堿消煮
過濾初洗:酸消煮結束后,趁熱將混合液通過已恒重的濾紙/坩堝抽濾,并用沸水洗滌殘渣3–5次,至濾液呈中性。
轉堿:將濾渣連同濾紙/濾膜轉移回原消煮管(若用坩堝則直接使用)。
加堿液:加入已煮沸的0.31N氫氧化鈉溶液100ml。
二次消煮:同酸消煮步驟,微沸30分鐘。
五、抽濾與洗滌
抽濾:堿消煮后,趁熱將混合液再次抽濾。
漂洗:先用沸水洗3–5次,再用1%鹽酸溶液洗一次,最后用95%乙醇洗兩次,去除殘留物。
六、烘干、灰化與計算
烘干:將含殘渣的濾紙/坩堝移入105±2℃烘箱,烘干2小時,取出放入干燥器冷卻30分鐘,稱重(m2)。
灰化(可選):將烘干后的殘渣放入500–550℃馬弗爐灼燒2小時,冷卻后稱重(m3),用于計算酸性洗滌木質素。
計算:
粗纖維含量(%)=(m2-m3)/m1×100(若未灰化,則m3為濾紙/坩堝恒重)